2017年结束,投资人也陆续发布一年中的投资技巧,什么产业或许会是潜力股?创业人士在面临投资机构时要怎么样抉择?易凯资本王冉撰文,详细讲述了他的29则经验。
王冉觉得2017年进步的一大重点是人工智能+,+之前和之后的两件事至少要占稳一头,才能有破局机会。
他还谈了谈传统产业重构,并提出了四个值得关注的角度,如重新概念和重新想象。
相比于几年前一昧强调线上网络风潮,人工智能变革背景下,线下的实力愈加成为重点。
此前经纬张颖曾告诉媒体,所有轻公司将来都会做重,也需要做重,只有做重才能有效抗拒巨头杀入,也唯有这样才能做大。
当王冉说到物时尚业时,他同样看好更重的模式,相对而言,玩儿重的机会应该比玩儿轻的机会更多。
王冉整理了2017年新消费、新零售、内容产业、教育产业的进步状况,他觉得线下流量的价值会遭到更多的认同和关注,那些有能力低本钱获得规模化线下流量的公司其价值也会进入一个直线上涨的黄金期。
在说到筹资和估值时,王冉提出在不同阶段重点考虑不相同种类型的投资人,如天使阶段考虑有品牌和创业经历的个人和天使机构,A轮考虑有品牌的VC,阶梯式筹资的效率总是会更高。
经纬张颖则郑重劝告道,要依据企业的进步道路,来小心选择人民币筹资orUSD筹资。
关于上市,王冉觉得市值足够大是IPO的要紧首要条件,假如上市后市值达不到200亿人民币,上市的意义很有限,不如先考虑怎么样将业务扩大。
王冉还带来了什么精彩看法?以下是易凯资本所发布的原文:第一,一个小建议。
1、借助元旦长周末认真读一遍19大报告,再认真读一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全文,想想目前国家政治与经济的麻筋儿是什么,与自己有哪些关系。
本着用户友好的精神,这里是这两个宏大文件:《19大报告全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全文》。
关于创业方向2、以前是网络+,后来是互联网++,目前是人工智能+。
+之前和之后的那两件事你至少要占稳一头,才有+的机会。
3、纯人工智能技术创业是云数据拥有者、顶级科学家和技术大拿与已经至少被证明过一次的头部创业人士的游戏。
假如你没如此的资产、履历和光环,那样可以躲开正面找侧面。
4、在大家看来,自动驾驶、电动车、共享出行、智慧交通,其实都指向同一个将来。
做大了侵入其他人的领地是势必。
这是一个存量亿万计、增量也以万亿计的市场,但对创业人士们来讲,这又是一个残酷比拼筹资能力的市场。
这个市场里过去征战不断,将来烽火还会延绵,但经过了2017和2018之后创业的门槛会变得不可思议的高。
5、大家一直坚信,下一个有机会出现BAT量级企业的范围最可能是健康产业,但可以长到BAT量级的公司需要要拥有平台的价值和属性。
从现在来看,疾病监测和新药研发这两大范围最有机会成为平台级健康企业的摇篮。
6、新消费范围最大的机会有两个:一个叫新产品牌,一个叫新零售。
全球范围内,品牌正在历程一次前所未有些更新换代,千禧一代(出生年80-95)和Z世代(95后)的品牌正在全方位冲击和替代母亲辈甚至奶奶辈的品牌。
假如能有有关的量化统计,过去的两年非常可能是历史上传统驰名品牌价值衰减最快的两年。
虽然新零售这个词几乎已经被用坏,大家觉得它的核心内涵应该一下四点:(1) 面向千禧一代和Z世代人群;(2)重构Supply chain和产品组合;(3)借用复合空间提高线下体验;(4)线上线下双向导流。
7、新零售的崛起对物时尚业提出了新的需要。
物时尚业在通往愈加智能和柔性的征途上会继新手顺丰之后诞生新一代的巨头。
正如顺丰和新手一个玩儿重,一个玩儿轻,将来的物流巨头也只能在这两个方向上二选其一。
相对而言,玩儿重的机会应该比玩儿轻的机会更多。
(创业家i黑马注:顺丰现在市值2221亿元)8、内容产业还有不少机会。
今天的内容产业巨头的最大机会在于通过头部内容塑造播出平台,让内容与平台一体化。
虽然三大视频网站已经征战10年砸了数百亿的资金,但平台的战争远没有结束。
将来还会出现新一代的播放平台,有规模的内容公司有机会在新平台诞生和成长的过程中参与其中。
创业企业的机会在于聚焦具备打造产业链潜力的细分内容(围绕喜剧、嘻哈、电音、美食内容都可以形成产业链)与打造线下娱乐场景和汇聚线下粉流量。
当然,无论是对巨头还是初创公司来讲,具备续集和续季能力的超级IP永远是支撑参天大树的要紧根基。
9、教育产业在2017年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中型热门。
好似人工智能+健康可以重新概念疾病诊疗,人工智能+教育也将可以重构(至少是重新填充)人类的大脑。
伴随人工智能在教育产业的应用愈加成熟,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应试教育将会被颠覆。
这里面的创业机会不言而喻,由于这又是在动万亿传统产业的奶酪,并且不是切一小块,而是彻底搬走。
10、拉动中国金融业进步的要紧引擎包含(1)场景化的消费金融和普惠金融;(2)以AI为核心的金融科技;与(3)区块链技术和加密经济。
其中,场景化的消费金融和普惠金融显然主如果大平台的游戏,但以人工智能+金融为代表的金融科技革新和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显然会给新进入的创业人士打开一扇通往将来金融的大门。
11、传统产业重构是今天中国经济的要紧主题,也是今天创业人士创业的要紧方向。
传统产业重构有四个值得关注的角度:(1)用新品占领老市场,这里面有两个最值得关注的推进力,一个是技术变革(如新能源车等),一个是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崛起(如长租公寓和网络红人品牌等)。
(2)创建新市场,这里面的核心是培养和改变用户习惯,同时用新技术解决核心环节(如共享单车、常识付费、当地服务平台等)。
(3)重新概念与重新想象,可能被重新概念与重新想象包含:流量的线上线下关系(如头部内容、新零售)、Supply chain(如新型便利店)、空间(如复合型书店和健身俱乐部等)。
(4)人工智能+(如人工智能+安防、人工智能+健康、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物流、人工智能+金融等)。
12、无论是在消费、零售还是娱乐、教育范围,线下流量的价值会遭到更多的认同和关注,那些有能力低本钱获得规模化线下流量的公司其价值也会进入一个直线上涨的黄金期。
关于筹资和估值13、除非发生黑天鹅事件或者灰犀牛危机集中爆发,不然2018年一级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不会发生大幅调整。
但一些原本就没什么真的可循的估值办法论、估值基本上靠按梯队搓堆儿拍脑袋的新兴范围或许会遇见投资人在估值上愈加小心的情形。
(创业家i黑马注:灰犀牛事件是太过于容易见到以至于大家屡见不鲜的风险,黑天鹅事件则是极其罕见的、出乎大家意料的风险。
)14、假如2018年可以融到一笔大钱,不要等到2019年。
由于黑天鹅每年都可能发生,但灰犀牛2019比2018几率更大。
15、每一轮筹资非常重要的使命--除去把钱融到--就是为后续的筹资打下基础,这个基础包含足够容易看清的估值台阶和口袋足够深的现有投资人。
16、虽然目前有相当一些公司在这么做,但总体来讲大家不是特别推荐随到随聊、开门迎客式的碎步筹资。
筹资还是应该分轮次,轮次之间还要有明显的业务进展。
阶梯式筹资的效率肯定高于碎步紧倒。
17、虽然每家企业的具体状况和进步路径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但通常来讲大家建议创业人士在不同阶段重点考虑不相同种类型的投资人:天使阶段--有品牌和创业经历的个人和天使机构;A轮--有品牌的VC;B轮和C轮--可以对业务有直接帮助的的机构与BAT;D轮和E轮--有品牌背书能力的PE、对冲基金、主权基金和家族办公室;F轮和将来--暂时不需要想,到时候它们自己会找上来。
18、在当下,除去时间可以成为你的朋友,还有几类投资人也应该成为你的朋友,包含:国家队(有政治资源和品牌背书能力的朋友)、金融机构(有业务资源和品牌背书能力的朋友)、BAT(早晚绕不过去的朋友)、美国顶级创业人士的家族办公室(有逼格的朋友)与中东的主权基金和家族办公室(就是TM有钱的朋友)。
19、创业人士和资本分等级门当户对的情形会愈加紧急,一线的创业人士(如顶级科学家和技术大神、大网络公司高管、已经被证明过的连续创业人士等)会吸引一线的资本(如BAT、国家队、一线VC/PE、金融机构等),非头部公司获得一线机构投资与二三线投资机构投资头部企业的困难程度都会持续增大,没品牌也没策略资源的普通VC、PE在真的出色的创业人士阵营中将愈加没市场,沦为二等公民。
20、假如能拿到一线机构的钱,但估值比二三线机构给的估值低30%以内,拿一线机构的钱。
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估值打折。
21、A股市场是市盈率导向,所以所有面向A股市场的一级市场公司也是市盈率导向,这非常正常,但并非放在所有公司身上逻辑都能自洽。
世界上天然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买卖经,一种是做一单是一单,一种是花钱砸将来。
假如买卖的本质是前者,无论是什么市场,都不应该忽视收益,至少是EBITDA(创业家i黑马注:税息折旧及摊销前收益,简称EBITDA)这个估值指标;若是后者,也无论是什么市场,都不应该以短期收益为估值导向。
22、同样无论在什么市场,二级市场的估值都会构成一级市场的参照坐标,估值水平长期倒挂势必很难为继。
有的很独特的创业公司由于其自己技术和模式的颠覆性固然有理由摆脱二级市场的地心引力,但今天的现实是有很多本来不应该摆脱地心引力的创业公司也在市场的燥热中跟着那些具备颠覆性的头部公司一飞冲天。
对它们,地心引力早晚会发生用途。
23、将来一级市场大的趋势价格下行。
这与A股市场的价格处于下行通道有关系,但不是最主要是什么原因。
最主要是什么原因过去两三年市场上出现了一大量没估值能力、因此估值纪律性也就无从谈起的GP,把各类企业的价格哄抬上去。
这类机构顶多能浑水摸鱼募到二期,然后就会由于非常难募到三期而自动消亡。
市场上的资金在历程了失败的教训后会飞速向成熟的、有办法论和纪律性的GP集中。
一旦大量没估值能力的投资机构被挤出这个市场,估值的纪律性就会渐渐恢复。
24、截止到2017年11月30日,A股、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分别拥有3,443、1,779和3782家上市公司,三地的总市值(折合为USD计)分别为9.2万亿、4.2万亿和37万亿USD;其中三地分别拥有3443、378和157家里国公司,这类企业的市值(折合为USD计)分别为9.2万亿、1.6万亿和0.9万亿市值,在这三个市场平均每家上市的中国企业的市值分别为27亿、42亿和57亿USD。
假如把A股和港股看做一个市场和美国市场比较,A股和港股上市企业的数目是美股的1.4倍,市值却只不过美股的36%。
因此,将来中国大陆和香港市场扩容的核心在于提高上市公司品质和规模,而不是一味地增加上市公司数目的供给。
25、就估值水平而言,A股前20家最大的TMT企业的TTM市盈率在40-52倍,港股前20大在27-44倍,美股前20大在22-40倍;A股前20家最大的消费企业的市盈率在29-32倍,港股在26-29倍,美股在26倍左右;A股前20家最大的健康产业企业的市盈率在42-59倍,港股在21-46倍,美股在24-26倍。
虽然A股的溢价仍然存在,但将来A股和港股的估值水平会逐步接近。
虽然今天A股与港股和美股仍然存在肯定的估值优势,但长期来看这种估值优势必然会逐步缩减,A股和港股的估值水平会愈加接近,甚至将来可能出现剪刀差反转。
更要紧的是,在今天的A股市场与这种所谓的估值优势对应的只是纸面富贵,围绕减持的种种限制会让看起来非常美的市盈率与实质退出时可以获得的市盈率大相径庭。
26、从当前情况下,A股市场虽然审批速度在加快,但审批门槛儿也在提升。
并且短中期政策导向和领导人个人偏好的影响仍然明显,有的产业(如文化传媒类)的公司A股上市的前景非常不明朗。
假如你寻求的是IPO的确定性,那样直到注册制推行,不要选A股。
27、伴随最近港交所的一些列改革手段颁布,香港市场的吸引力对不少中国创业人士来讲崛起是势必的,从今年开始重新又时尚起来的搭VIE也多半瞄准的是香港市场。
短中期内香港市场会成为中国不少腾讯系新经济公司、新药研发公司、新消费和新物流企业的最佳选择。
长期来看A股市场和香港市场可以被视为一个市场,二者此消彼长取决于A股市场的改革力度,也取决于中央政府对于港股的心态与政策导向。
28、至于美股市场,除非你(1)在那里能找到特别牛的可比公司;(2)市值足够大或者市场足够国际,不然那里应该愈加不会成为中国公司国外上市的最佳选择。
29、无论在什么市场上市,市值足够大是IPO的一个要紧首要条件。
总体而言,假如上市后市值达不到200亿人民币,上市的意义其实很有限。
如此的公司不如在一级市场多待一段时间,该筹资筹资,先把业务做大点儿再说,最后会发目前一级市场上长大非常可能比在二级市场上长大还容易。
目前一级市场的钱这么多,能在一级市场从容长大就不必着急忙慌去二级市场当孤儿。